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808/5606828.html 电影源于生活。 多年前的一部电影《谷子地》,男主角谷子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战争结束后,部队却改了番号,谷子地找不到组织,就连牺牲的战友们也全部被认定为失踪。 但谷子地是亲眼看到战友们牺牲的,他绝对不想看到为国家英勇牺牲的战友们,名册后面却只有区区“失踪”二字,没有烈士的荣耀,甚至他们的家属连抚恤金都拿不到。于是,新中国成立后,谷子地花费数十年的时间,为牺牲战友争取名誉并找回他们的遗骸,让他们风光下葬。 而在现实生活中,谷子地的原型,便是山西省检察院退休的检察官——王艾甫。说到王艾甫老人,便不得不提到一对特殊的父女,他们便是孙耀和孙秀峰。 年,孙秀峰已经是个13岁的小姑娘了。一天,父亲孙耀因为有事要外出。孙秀峰至今都记得,临行前,父亲叮嘱她说:你在家好好听说,我很快就回来,少则六天,多则八天。她乖乖地点头。 六天过去了,八天过去了,甚至几个月就过去了,父亲一直没有回来。在那个女子命贱的时代,粮食又紧缺,爷爷养不起她,15岁那年,孙秀峰被以一头牛、十袋麦子的价格,卖给了另外一个村镇的朱姓农户。 几年之后,孙家人才知道,原来,当时外出办事的孙耀,在张家口附近直接便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随后不久,他又加入了解放军,并奔赴太原战场。 部队甚至后来还给孙家寄来了一张孙耀年1月入伍的通知书,以及一张光荣的军属牌。有了父亲的消息,孙秀峰悄悄松了一口气,他只需要等,父亲总有回来的时候,但最后没等来父亲,却听到了父亲叛变的消息。 孙秀峰没文化,也不懂政治。有人告诉她说,你爹上了战场之后便杳无音讯,有极大可能是叛变了。 听到这一消息,孙秀峰的爷爷在流言蜚语中,深觉抬不起头,于是誓死都要找到儿子的消息,证明自家的清白。可孙大爷年纪大了,找了几年后仍没有消息,自此一病不起。家中已经没人能指望,于是老大爷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个曾经被卖掉的亲孙女身上。 从50年代开始,孙秀峰就替爷爷踏上了艰辛的寻父路。从家乡出发,她去过张家口、呼和浩特、济南,甚至是首都北京。 孙秀峰的婆家朱家也只是普通的农民家庭,甚至可以说是非常贫穷。孙秀峰出门寻找父亲的盘缠,都是家里面将猪、兔子、鸡蛋等物件卖完之后,一点一点凑出来的。 但从内蒙到北京,南来北往,寒来暑往。后来爷爷带着遗憾去世了,可孙秀峰依然还是没能带回父亲的消息。 这一找就是整整四十年。时间来到九十年代,由于常年在外奔波加上时常忧虑,不到近60岁的孙秀峰看起来像一个耄耋老人。她的身体也逐渐被拖垮,后来还患上了肺心病,一到天冷的时候就难熬至极。甚至后来她连床都下不了了。因此,寻找父亲的任务,便又传到了孙秀峰的孩子们身上。 孙秀峰当时住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右中旗的一个叫乌素图的镇上。年新年刚过不久,温度还很低。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的孙秀峰倚靠着椅子坐在火炉边,怀中抱着一个老旧的小布包。 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打开布包,将里面一张张的纸拿出来,再一张张地扔向了身边的火炉。几乎扔完了所有的纸,她才将最后一张拿了出来,那是一张入伍通知书。 她小心翼翼地用双手在上面摸了摸,对坐在身边的三个女儿和78岁的老伴朱元说:“等我走后,你们就代我,把它放进我的棺材里。” 这遗言一样的话刚出口,孙秀峰老人浑浊的眼睛中,再一次留下了一行泪水,女儿和老伴,也坐在一边默默垂泪。他们似乎都知道,由于身体衰败,属于孙秀峰的日子,真的不多了,而这个她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消息,还有没有寻找到。 这个时候,如果不是王艾甫的出现,或许,孙耀这个烈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摘掉头上“卖国贼”的帽子,成为一名为国光荣牺牲的烈士,而孙秀峰老人,也许便会带着未找到父亲的遗憾,含恨九泉。 那是年12月的一天,孙秀峰的女儿朱敏在电视上知道了时年68岁的王艾甫。巧合的是,在王艾甫那边,正好有一份记载太原战役中牺牲将士的名录。 朱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王艾甫的电话,从中意外得到了妈妈孙秀峰苦寻五十多年的外祖父的消息。之后,朱敏高兴又激动立即便打了一个电话回内蒙,告诉妈妈孙秀峰这个好消息。 “妈,我寻到我姥爷的消息了!” 孙秀峰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但是却又抱着期望。毕竟,50多年来,她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父亲的消息,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执念。 但当时孙秀峰只能抱着一种微妙的心理,等待着。一直到王艾甫真的带着名册来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乌素图镇,亲眼听着女儿们照着名录,念出父亲的姓名和籍贯后,她顿时惊讶了。 年4月15号,孙秀峰停止亲自外出寻父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那天非常特殊,孙秀峰嫁去呼和浩特的小女儿,嫁去包头的三女儿以及嫁去北京的五女儿朱敏,以及四个儿子,全部都抽空赶回了家,为的便是迎接一位特殊的客人,王艾甫老人。 王艾甫到乌素图镇上的前一天晚上,朱家人彻夜未眠。 煎熬的一个晚上过去后,天刚蒙蒙亮,孙秀峰便起了床,穿上衣服,坐在靠近门附近的椅子上等待。儿女们劝说让她在内屋等,她并不愿意。一家人简单用完早饭,彼此相对,就坐在一起看着院门干等。 他们从没有觉得,时间可以这么漫长。孙秀峰的一双眼,一直盯着门口,一直盯到十点钟的时候,当看到与往常没什么不同的院门突然走进来一个身影时,孙秀峰楞住了,耳边是女儿朱敏的声音:“来了。” 孙秀峰本该是激动的,然而事实上,在王艾甫到来后的那半个小时中,老人家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干裂的嘴唇一直翕动着,在急促的喘息声中,她好似想要将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干。 周围的儿女看到母亲这个样子,也忍不住默默垂泪。王艾甫见此,内心深处更加五味杂陈。等孙秀峰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感谢政府。”接着,老人在女儿朱敏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木柜旁,打开木柜,从里面拿出来了一个小布包。 布包被一层层叠得整整齐齐,像是里面放入的是什么珍宝一样。孙秀峰一层一层将布块掀开,一张发黄的纸逐渐显露在众人的视线中——那正是孙耀当年的入伍通知书。 接着,王艾甫拿出他携带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翻到孙耀的那一夜,将上面的信息念给孙秀峰听: 孙耀,年12月30日入伍,牺牲时36岁,平时各项工作很积极,给房东挑水,战斗上服从(命)令,很好。 孙秀峰摸着阵亡登记册中属于父亲的那一张,久久不能言语。但她一辈子的念想,到这里,终于了结了。 王艾甫身上,怎么刚巧就有那份《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朱敏怎么刚巧就有机会在电视上得知王艾甫正在寻找太原战役的阵亡将士遗属? 实际上,这世上哪里来的那么多巧合呢?所有的巧合背后,都曾有着一个人必然的坚持罢了。 王艾甫这份名录从何而来?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信,这份名录,是他在太原市南宫广场的一个地摊书贩那里淘来的。 王艾甫有一个习惯,那便是搞收藏,在业界,他甚至是出了名的。与其他收藏家不同,王艾甫总是习惯性收藏与抗战年代相关的文物,之所以有这个爱好,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王艾甫曾当过兵,参加援越抗美战争。在奔赴战场前,王艾甫和其他战士们都要在河北昌黎县参加集训。在那里,他认识了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张广元。张广元是一个笑起来便会露出两个小虎牙的可爱男孩,看着便亲和力十足,非常讨喜。 但年的4月6号,张广元却永远地沉睡在异国他乡的越南,这对王艾甫产生了沉重的打击。复员之后,他几乎是立即便驱车赶往张广元的家乡,准备看看他的父母,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当地民政部门竟然查不到张广元这个已经牺牲的烈士。 这件事情当时给王艾甫产生了非常大的触动,于是,年,当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太原市南宫广场“淘宝贝”,看到一位书贩的摊位上,杂七杂八的旧书中赫然放着一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时,他大为吃惊:这本阵亡将士登记册中,共登记了个阵亡将士的名单,以及84封尚未来得及送出的阵亡通知! 王艾甫越看越心惊。看着那84封阵亡通知书,他忍不住想到多年前寻找战友张广元的那一幕。这4.5万人中,起码还有84户人家没有收到家属阵亡通知书。这些家属会不会几十年来一直都在找寻家人的下落? 想到这一点,已经退休的王艾甫内心深处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我要将这些阵亡通知书,送到家属的手中,帮他们找回回家的路! 有了这个念头后,王艾甫立即将摊位上所有因为时间久远已经变得零散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全部收集到一起,预备去摊贩那边将册子买下来。 要搁在平常,小摊贩或许连看都不看一眼,便将这册子直接送给购买者了,毕竟摊位上的那些书,他平常都是论斤便宜大甩卖的。 但今天小商贩老早便发现了王艾甫的与众不同:他在看到这份名册之后,就像是看到了什么宝贝一样! 那这东西说不定还真的很值钱,我淘到宝贝了!小摊贩心中这样想着。于是当王艾甫提出想要买册子的时候,他狮子大开口便开出了元的高价! 他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卖不掉还能再砍砍价嘛!但让小贩意外的是,王艾甫二话不说便请人将钱送了过来,将这对小贩而言是一堆破纸的册子买回去。要知道,当时王艾甫的退休金,不过才一个月元啊! 付完钱,王艾甫在小商贩目瞪口呆的情况下,扬长而去。 回到家之后,王艾甫将册子小心分类好。王艾甫其实并不确定这份名册的真实性,于是,他专门去拜访了他所能找到的,当年参与过太原战役的老兵,最终,在他们的帮助下确定了名册的真实性。 接着,王艾甫便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帮牺牲战友寻找遗属的旅程。 他先是按照册子上牺牲战士的籍贯,亲自坐车去往阵亡将士的家乡,寻找烈士遗属! 但这谈何容易!建国前和建国后,全国各个地区的行政位置,有不少都已经作出了修改,四五十年过去了,信息早已经变得不准确了。 更何况,阵亡战士名册中的烈士籍贯,分散在全国各个地方,王艾甫当时已经退休,上了年纪,在全国范围内四处奔波,精力自然也没有年轻人那么足够;并且常年奔波就是路费加起来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对每个月块退休金的王老来说,他无疑是在倾其所有帮助烈士寻找家人。 但种种困难并没有难倒这个曾经也是共和国军人的王艾甫。他走南闯北,足迹遍布中国内蒙、安徽、湖南、湖北、山西等多个省份,就连路费都花掉了好几万元。 尽管如此,将近10年的寻找之旅,依然还是没有取得太大的进展,依靠他自己的力量,不过仅仅只找到了几位烈士遗属。寻找遗属的事,一直到年才迎来了转机。 那一年正是抗战60周年纪念,身为太原市收藏协会会长的王艾甫自然也是如此。他举办了一个“日本侵晋罪行实录图片展”。 展览结束后,面对记者采访时,王艾甫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能借助媒体的力量,找起来会不会更快呢? 于是,当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王艾甫便借着机会,将未来得及送到遗属手中的84封阵亡战士通知书的事情告诉了他们。 不久后,湖北一家报社的记者便找到了王艾甫,表示愿意提供帮助。最终,这名记者的行动也影响到了更多人,报纸、电视、广播,众多人们所能想到的大众媒体上,都登上了烈士的消息,而在新闻媒体的影响下,政府机关也逐渐开始重视这件事情,那一年的国庆节,甚至有警察放弃自己休假的机会,自主驱车前往乡下寻找烈士遗属的信息。 在这种全国接力下,年10月23日,烈士郝载虎遗属家庭被找到了!郝载虎家的直系亲人均已经离世,王艾甫找到的,是郝载虎叔伯家的堂兄弟,两个人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 在得知堂哥载虎哥的消息后,郝章群心情显得非常激动。他说: “载虎哥是年冬天在武汉当兵离开的,但随后便失去了音讯。我们家族人曾经在湖北孝感和武汉等地找寻过他的消息,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如今得知,我载虎哥是为新中国而牺牲的,他牺牲地光荣啊!” 当王艾甫将手中早就准备好的“载虎哥阵亡通知书”复印件递交到郝章群手上时,这个75岁的老人忍不住抹了一把眼泪,随后和亲人们一起恭恭敬敬地将那张复印件供放在中堂最显眼的地方。 跟着,借助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多的烈士遗属被找到。他们或是烈士的妻子,或是烈士的兄弟姐妹,或是烈士的孩子。 河北籍八十多岁的王沧言老人在收到丈夫阵亡通知书时,历经风霜的她忍不住嚎啕大哭: “活不见人,死不见人,本来我都已经绝望了,但这下我们夫妻可以合葬了啊!” 他们和孙秀峰家的情况是一样的:家人参军,到新中国成立后,也久不闻消息。村子中便有流言蜚语,说这家人当兵,肯定是和蒋介石一起逃到台湾去,去那边当大官,不要家人了! 每每听村子里的人这样说,那些烈士遗属都会感到无地自容。他们虽并不愿意相信家人投靠敌人了,但是长久没有消息,内心也隐隐怀疑了起来。亲人身上的脏帽子,一直到王艾甫将“烈士阵亡通知书”送到他们手中的时候,终于被摘下了。 王艾甫十年的坚持,不止是帮这些烈士找到了回家的方向,也让烈士遗属多年的心愿得以完成,也能让他们挺直胸膛做人! 但实际上,对王艾甫来说,仅仅只是找到烈士遗属还远远不够。 年4月16号,王艾甫赶到内蒙古,帮71岁的老人孙秀峰找回她的烈士父亲后,接着他分别又在六月份和七月份又再去了乌素图镇。 王艾甫先是带着太原市民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询问了关于孙秀峰老人的抚恤工作。紧接着7月份,王艾甫再一次赶到内蒙古,这一回,他带上了太原民政局为孙耀开具的在太原战役中牺牲的证明、当地政府开具的孙耀与孙秀峰的父女关系证明,还有孙耀的入伍通知书和阵亡登记表,来为孙耀办理烈士证。 这回跟随王艾甫的,还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但这次却发生了意外。 王艾甫说,“凭这几样材料,再加上电视媒体在场,我以为事情会好办。有位名叫高杰的工作人员不让记者拍摄,并喊着要记下记者车牌。还说太原打仗死的,找太原,那些文件都过时了,说我们是吃饱了没事干,净给他们找麻烦。” 言语攻击还不够,不知道谁给的勇气,高杰甚至直接上手对王艾甫老人动起手脚来。即便是有周围人护着,但王艾甫老人依然还是不防被对方踢到了腰上。 事后,这件事情被曝光在网上后,引起了网民的极度愤怒,他们说像高杰这样的公务员,简直配不上“人民公仆”这个称号。不久之后,高杰也被停职查处了。 但86位烈士阵亡通知书,还有一大部分没有送到烈士遗属的手中,王艾甫还要继续行动。但也就是这次意外,让广大网民知道了王艾甫。随着事件的曝光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王艾甫老人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利了。 河北、武汉两家晚报各自将名册刊登在各家的报纸上,有记者也愿意利用自己暑期的时间奔赴乡下寻找;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名学生加入后,寻亲队伍根更是壮大了不少。 接着,更多烈士的亲属被找到,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 对王艾甫寻人行动最有影响的,是年9月,清华大学房地产学院的几名学员捐款几万元,帮助王艾甫建了“中国寻亲网”。这个网站的建设意义深重,在互联网时代,网站的存在意味着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消息,并传播出去。 到目前为止,当初那份花元高价购回的84封尚未来得及寄回的烈士阵亡通知书,大部分都已经被送到了遗属的手中,唯有小部分,依然还需要花费一些心力去寻找。 对王艾甫老人来说,只要他还有一份力,他便会出一份力,直到将所有阵亡通知书送到每一个家属的手中。 王艾甫老人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他成为了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的原型之一。仅仅在年一年,王艾甫老人荣获上海文广新闻集团举办的“真情·和谐年度人物”、“山西十大新闻人物”、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这是国家和社会对王艾甫老人的肯定,但他却说: “新闻媒体、收藏协会的会员、社会各界……大家都为寻亲做了那么多,真的不该把荣誉记在我个人的头上。”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应得的,是他不惜倾尽家产,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才有了更多人了解这些牺牲烈士,以及他们的家属在50多年时刻寻找家人感人故事的机会。 他们是烈士,是英雄,而我们作为普通人能做的,便是记住这些曾经为新中国而付出生命的人。 “人去矣,我们唯有不忘他们的功勋。” 致敬王艾甫老人,也致敬那些牺牲的烈士,致敬那些烈士遗属!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1315.html |